徵信社,徵信
熱錢狂襲,亞洲各國外匯存底如吞大補丸般,紛飆新高!央行統計我國5月分外匯存底狂增79.83億美元,餘額升至3126.42億美元新高。對照過去增幅,與亞洲鄰近各國相較,卻算小兒科,俄羅斯單月狂增152億美元,笑傲全亞洲。


央行刻意淡化熱錢效應,不過,金管會昨公布,外資5月淨匯入69.62億美元,創去年3月以來單月淨匯入新高。這是繼3月、4月淨匯入14.49億美元、28.7億美元後,連續3個月淨匯入合計達112.81億美元,印證外匯存底「復胖」是其來有自。


瘋狂擁抱美元盛況不再


匯銀人士分析,近來外資大舉匯入,反觀台幣升幅卻相對有限,顯然多數資金是被央行「吃掉了」,這才是外匯存底狂增主因。


目前我外匯存底餘額,排名全球第四,僅次於中國大陸、日本及俄羅斯,與「老三」俄羅斯的差距為412億美元。至於排名在台灣之後的,則有印度、南韓、巴西、香港等國,但都還有一段不小差距。


匯銀主管解釋,金融海嘯發生至今,景氣似有觸底味道,這也讓過去為求保值,瘋狂擁抱美元的盛況不再。這種情況下,美元資產轉趨弱勢,全球熱錢再度湧入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市場,包括台灣、南韓、印度,都是這波熱錢「進攻標的」。


俄羅斯單月增152億美元


受惠熱錢效應,亞洲新興市場中,俄羅斯單月外匯存底狂增152億美元居冠,暫時穩住全球排名第三的寶座;至於近期飽受外資撤出之苦的南韓,上月也明顯止跌,單月外匯存底以淨增140億美元居次;再來才是印度,單月淨增87億美元。


除上述國家外,這波熱錢效應更擴及到香港、新加坡等地。香港近月外匯存底增加42億美元,目前餘額為1859億美元;新加坡近月也增加44億美元,餘額達1730億美元。


熱錢來勢洶洶,養胖各國外匯存底,不過央行認為,外匯存底之所以「發胖」,還是與歐元、英鎊等主要貨幣兌美元升值,加上投資運用收益所致。在央行所持幣別中,英鎊單月升值7.82%最多,至於歐元,單月也有5.02%升值幅度。


「錢往哪裡竄,看外匯存底變動最準」,匯銀主管指出,亞洲各國外匯存底全暴增,顯示熱錢正陸續轉入亞洲當中,推估隨景氣觸底反彈,匯入情況將愈趨明顯。且對照南韓、俄羅斯等國的「復胖」程度,外資對台投資還有加碼空間。



  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ng2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